2025年广州一模数学试卷简析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作者:gzruisi

一、整体难度:较 2024 年广州一模相比阶梯式上升,强化区分功能
2025  年广州一模数学试卷严格对标 2024  年新课标 Ⅰ  卷结构,延续 “减题 量、增思维”  的改革方向,全卷呈现低起点、多层次、高落差的特点。
选择填空部分整体难度较 2024  年有所提升:
基础题(如前 5  题、第 9 题特征数)侧重概念理解,计算量并不大  中档题(如第 11 题解析几何)强调 “多想少算” ,注重几何特征观察;
压轴题(第 8 题)回归函数的奇偶性质,结合指对函数运算,构造函数的
压轴题(如第 18  题导数)设置三问递进,从几何意义到含参单调性,再到 数列求和应用,环环相扣,突出思维深度,有效区分不同层次学生。



二、考点分布:主干稳定,模块微调
试卷紧扣高中数学六大主干模块,考点分布与 2024  年高考高度吻合,概率 统计、数列占比小幅增加,函数导数模块略有缩减(大题几乎没有专门考察导数 的内容,导数作为工具和载体),体现对数据分析与逻辑推理素养的强化。具体 来看:
 
三、命题导向:回归本质,反套路备考
试卷突出 “基础 +  思维”  的双重导向,具体表现为:
1.  淡化技巧,回归教材:前 5  题及多选基础题(第 9  题)均源自教材核 心概念,强调对公式原理的理解而非记忆,例如第 11  题三角解析几何注重参数 化思维,而非复杂计算,从 2024 年新高考一卷的曲线问题可以捕捉“老选择性选 修的教材”中的出题风向(运用解析几何方法分析未知曲线)
2.  强化应用,创新情境:第 17  题以传球问题为载体,本质还是考察递推 思维,换汤不换药,避免 “刷题模板化”。
3.  突出过程,分层设问:解答题(如第 18  题)通过 递进的设问方式,引 导学生展现思维路径,例如解析几何第一问证明后,第三问需利用结论
 
四、复习启示:夯实主干,培养思维韧性
本次一模为后续复习指明方向:①抓基础本质,重视教材新考点(如投影向 量、条件概率)的深度理解;②练思维过程,针对解答题的长逻辑链题型(如导 数、数列综合)进行专项训练,提升分步得分能力;③强应用创新,关注生活情 境与数学模型的结合,避免机械套用公式。试卷与新高考的高度吻合,提示学生 需适应 “低速度、高思维”  的考试节奏,在细节规范(如解答题步骤)与思维严 谨性上持续打磨。)
总结:广州一模作为高考前相对有参考性的一次模拟考 ,其权威性体现 在对高考命题逻辑的深度还原,风格上兼具全国卷的普适性与地方特色。建议 考生以一模为镜 ,重点关注基础题的稳定性、中档题的灵活性及难题的思维 建模能力,而非盲目追求分数。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,一模数据更是制定个性 化复习方案的关键依据。